本田 Gold Wing 摩托車安全氣囊系統說明
我們大多數人已經知道什麼是安全氣囊或輔助約束系統,以及它的作用,那就是挽救生命。安全氣囊通常被稱為汽車安全裝置,旨在防止車輛乘員撞擊內部物體,從而減輕受傷的嚴重程度。它甚至用於航空航太工業和軍事應用。那麼,為什麼所有的汽車都配備了這種安全裝置,但世界上只有一輛量產摩托車配備了它呢?是的,你沒聽錯:唯一的量產摩托車安全氣囊系統僅存在於本田 Gold Wing 的全功能版本上。
起源
正如你們中的一些人可能知道的那樣,本田在 2005 年底完成了這種摩托車安全氣囊系統的開發,並計劃首次集成到其 2006 年的 Gold Wing 車型上。該系統包括安全氣囊、充氣機(氣體釋放機構)、用於監控加速度感測器的碰撞感測器和可立即執行計算以確定何時發生碰撞的 ECU(電子控制單元)。當然,該系統的最終版本是收集的有關摩托車在正面碰撞期間行為的各種數據的結果。本田甚至推出了第一款摩托車騎手碰撞測試假人。
在當年在東京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本田高管表示,安全氣囊在高達 31 英里/小時的直線正面碰撞中效果最佳,它計劃在更多摩托車上提供該系統,但由於其他車型的設計限制,它從 Gold Wing 開始。他們還表示,摩托車必須足夠重,這樣騎手就不會從自行車上甩下來並越過安全氣囊,並且不能安裝在運動型車型上,因為它們要求騎手在車把上前傾。
發展
幾年過去了,本田繼續工作和改進系統。該公司的專家團隊不斷進行進一步的碰撞測試,並使用計算機類比來達到今天的水平,開發安全氣囊的形狀、位置和摩托車上的錨點。
根據對碰撞數據的分析表明,當騎手在正面碰撞后與其他車輛、道路或其他物體碰撞時,許多摩托車事故的傷害和死亡會發生,本田確定摩托車安全氣囊的作用應該是減少騎手在向前拋出時的動能。
在摩托車上,安全氣囊後面缺乏堅固的支撐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田系統採用了系繩將安全氣囊固定在框架上以提供支撐。摩托車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碰撞情況,其姿態可能會因撞擊角度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
根據本田的說法,他們的系統只有在檢測到超過預設值的力時才會在嚴重的正面碰撞中部署。原則上,它不應在側面或後部碰撞期間展開,也不應在跌落時展開。由於碰撞可能涉及多種因素,例如傾斜撞擊或摩托車被卡在卡車下,因此安全氣囊在所有情況下都無法説明減輕受傷的嚴重程度。安全氣囊也可能由於前輪掉入大洞或溝渠中,或與路緣或其他物體碰撞而引起的強烈衝擊而展開。
機制
發生碰撞時,安全氣囊系統機構基本上涉及五個步驟。正如我們所說,安全氣囊系統由幾個元素構成。
前叉上有四個碰撞感測器,每側兩個,安全氣囊模組包含安全氣囊和充氣機,位於騎手前方,安全氣囊 ECU 位於模塊右側。
首先,碰撞感測器檢測由正面碰撞引起的加速度變化。然後,安全氣囊 ECU 分析碰撞感測器傳輸的信號,以確定是否為安全氣囊充氣。如果結果是正的,則需要充氣,只需0.015秒即可啟動。
這意味著安全氣囊開始展開。一旦安全氣囊展開,它就會開始吸收騎手向前拋出時的動能。安全氣囊通過允許氣體通過位於安全氣囊兩側的放氣口逸出來繼續吸收動能。